李启咏文稿与书法作品选录电子文献数据库官网liqiyong.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被颠覆置换的食用油生产消费方式

2022-7-25 18:5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54| 评论: 0

摘要: 被置换的食用油生活方式中医名家徐文兵教授说:“我是第一个在十多年前就呼吁中国人应该吃猪油的,那会儿大家都认为猪油是饱和脂肪酸,吃了以后心血管会出问题,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吃猪油了,但是心 ...

被颠覆置换的食用油生产消费方式

 

中医名家徐文兵教授说:“我是第一个在十多年前就呼吁中国人应该吃猪油的,那会儿大家都认为猪油是饱和脂肪酸,吃了以后心血管会出问题,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吃猪油了,但是心脑血管出问题的人减少了吗?其实根本没有一点减少。”徐教授当年还做了个实验:拿两条毛巾,一条粘上猪油,另一条粘上植物调和油,不用任何碱或者洗涤剂,同时用热水洗,结果是,粘猪油的毛巾反而洗得最干净。两种油吸收进人体,哪个更清洁,哪个更容易损害和堵塞血管,是可以判断到的。

猪油的凝固点为28℃~48℃,室温下为白色或淡黄色固体。中国古人对猪油的功用有着明确的认识和记载。《本草纲目》称猪油“性甘,微寒,润肺降燥。”中医认为猪油味甘性凉,有利于补虚、润燥、止咳,可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引起的脏腑枯涩、大便不利、燥咳、皮肤皲裂等症。

中国人习惯吃猪油。现在40岁以上的人应该有记忆,小时家家户户厨房,都有专门用来盛猪油的油盆自家买来肥猪肉自己炼,平时炒菜用。

猪油慢慢消失是在1990年代,那时包装精美的成品食用油取代了农户自榨散装植物油和猪油有人在媒体上大做“科普宣传”,说“猪油不好,植物油好”。后调查,是外国资本绑架了这个产业,为了推销各种调和油、植物油、成品油,雇了写手和科技人员占领媒体,污蔑中国人几千年的猪油文化,列举了吃猪油不健康的种种“科学依据”,操纵了主流舆论,大部分人接受了灌输,慢慢拒绝猪油了。

1990年代以来中国人饮食方式发生了一系列颠覆性变化,一些老祖宗留下的优良的、健康的习惯被抛弃,被置换成有害的、错误的、有利于患病的习惯,食用油是其中一个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猪油炒菜习惯被置换,由植物油、植物调和油取代;第二,居民自榨油被工业化生产的成品油取代,油坊或家庭自榨油无添加,而成品油含防腐剂、抗氧化剂等添加剂,所有添加剂都是有毒性的;第三,转基因油大量取代非转基因油,目前营业性餐饮几乎实现全置换;第四,以物理压榨工艺为主置换为浸出油工艺为主。中国自古皆为物理压榨,无化学残留,而西方传来的浸出工艺使用汽油等化学剂,将油脂原料浸泡后,高温提取油脂,再经过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等加工成食用油,含苯、溴等有害化学物质残留;第五,食用油自给率由100%跌至30%,食用油及其原料大量依赖进口;第六,无任何吃油多有害健康的警示。

食用油生产、消费、食用方式的变化是颠覆性的,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有序的食用油文化几乎破坏殆尽,这就不可避免地深刻影响了国民健康。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发病率一路飙升,居高不下,发病率、死亡率处各类疾病首位,我国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2019年我国心脑血管死亡458万人,占总死亡的43%;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分别死亡187万和219万,分别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41%和48%。成人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7-17岁儿童青少年患病率也在上升。1990-2016年间,全球卒中风险为24.9%,中国人风险高达40%,居榜首。(向祥龙、王琦琦等:《2009-2019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趋势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1年第11期。)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率正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现有患病人数为3.3亿,死亡人数可能进一步上升。《柳叶刀·神经病学》指出,中国卒中发病率年龄比发达国家早10年左右。心血管病不完全是食用油的因素,但跟油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华饮食文明是老祖宗无数活人的经验智慧结晶,而媒体上的“科普”很多是资本操纵之下的推销话语,并不可信,善良的老百姓已经吃够说谎“专家”的大亏,要擦亮双眼了。 


摘自作者文稿,禁止转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书法作品shufazuopin.com

GMT+8, 2023-6-2 13:47 , Processed in 0.0492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